筑牢防汛抗洪的基石——寫在極端天氣多發重發之際
2012-08-20 來源:新華社
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(記者林暉、皮曙初、鄒欣媛)2012年的夏天,“天有不測風云”的俗語似乎被不斷地印證:常年缺水的華北,遭遇61年來最強降雨;裹挾著狂風暴雨的臺風,7天之內有3個連續登陸東南沿海;西南強降雨不時引發泥石流、山洪等次生災害……
極端天氣引發的自然災害,已經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生命安全。面對人類無法控制的極端天氣,我們無法“避災”,但可以“減災”,只有做好各項防御準備,筑牢防汛抗洪的基石,才把極端天氣帶來的災害損失降到最低。
多發重發:極端天氣帶來日益嚴峻考驗
極端天氣,仿佛“幽靈”一般,神出鬼沒。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,今年我國發生的極端天氣日益呈現范圍廣、強度大、頻率高的特征:
從地域上看,往年干旱少雨的北方地區罕見地被雨帶長期籠罩。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介紹,截至8月1日統計,北方地區降水明顯偏多,其中華北地區偏多42%,西北地區偏多25.9%,東北地區偏多18.4%。與此同時,江南、江淮等地卻持續高溫少雨天氣,部分地區旱情露頭。以往“南澇北旱”的氣候特征,似乎正被極端天氣“改寫”。
從強度上看,一些地區短短數小時內降雨量就達到暴雨級別。據統計,僅7月份,全國就有北京、天津等9省(區、市)22個站點日降水量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。強降水導致江河防汛壓力驟然增大,7月24日晚,三峽水庫迎來7.12萬立方米每秒的建庫以來******洪峰;7月27日,黃河中游干流吳堡水文站迎來1989年以來的******洪水。
從頻率上看,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,甚至在短期內反復出現。7月下旬,北京10天之內出現3次大范圍降雨過程;8月2日到8日,一周之內3個臺風接連登陸我國,其中第10號臺風“達維”和第9號臺風“蘇拉”的登陸時間相差不到10個小時。加上7月份登陸廣東的第8號臺風“韋森特”,今年以來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臺灣沿海各省都被臺風“光顧”。
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孫丞虎介紹,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,氣溫每升高1攝氏度,大氣中容納的水分能增加7%,而全球區域性升溫頻率不同使大氣更加不穩定。因此,極端天氣、水旱災害不僅多發重發,其突發性、反常性、不可預見性也將日益凸顯。
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監測,今年7月赤道太平洋海溫較常年異常偏暖,可能發展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。厄爾尼諾,一向被南美漁民稱為“不祥的圣嬰”,可能帶來嚴重的氣候異常現象,下半年對我國的影響不容忽視。
以人為本: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
8月8日3時20分,今年第11號強臺風“海葵”在浙江省象山縣登陸,這也是近5年來首次有臺風正面登陸浙江。
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們還記得,24年前有一個臺風和“海葵”的移動路徑幾乎如出一轍:同樣在浙江象山縣登陸,沿著幾乎同樣的路線掠向杭州……
那個被標記為1988年第7號的臺風共造成162人死亡。24年后,盡管肆虐的“海葵”造成房屋倒塌、農田受淹等嚴重經濟損失,但除舟山外,寧波、紹興、杭州、湖州等人口稠密地區未出現人員死亡報告,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得到有力保障。
同樣的極端天氣,不一樣的結果。變化的背后,反映出我國災害防御機制逐漸完善、以人為本的理念得到有力貫徹。
政府主導、部門聯動、社會參與的氣象防災減災機制發揮著“定海神針”的作用。“達維”“蘇拉””海葵”來襲期間,防臺工作成為政府的第一任務,氣象、水文、國土、交通等多部門共商最新汛情,并通過廣播、電視、網絡、短信等多種手段滾動向社會播發預警信息。社會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也大幅提高,“不受援,便是幫”“臺風大雨中騎車送外賣很危險,請大家盡量少叫外賣,安全第一”等充滿暖意的微博在網絡上流淌……
從軟件上看,飛速發展的技術手段,織起一張綿密的監測預警網,為防御災害提供有力參考。目前,國家依托水文站網建立起了覆蓋全國的監測站網,輕點鼠標,全國主要江河的水情、雨情、汛情、工情和各地旱情變化即可盡收眼底。以臺風監測為例,我國已經基本建成高時空分辨率的臺風立體監測體系,在此次防臺期間,中央氣象臺每小時就發布一次準確的臺風定位信息。
從硬件上看,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投入使用,挺起了防御極端天氣的“脊梁”。在迎戰長江第4號洪峰期間,流量達7.12萬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被三峽水庫削減40%左右。化洪峰于“無形”,三峽水庫守住了“臨門一腳”,長江中下游的防洪壓力大大減輕。
應對極端天氣,“以人為本、生命至上”的防災理念被充分詮釋。面對強臺風“海葵”,浙江以“不死人、少傷人、少損失”為目標,緊急轉移百萬余人避險,數萬艘船只回港避風;上海所有建筑工地人員提前撤離,所有戶外作業全部停止,武警戰士、街道干部等相關人員徹夜值班,和轉移群眾吃住在一起……
生命是最寶貴的。災難面前,保護了生命,就能在風雨過后重建家園。
隱患不少:繃緊防災減災這根弦
經過多年建設發展,我國應對極端天氣的手段和能力都有了長足進步。但是,在全面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,極端天氣不僅“揮之不去”,甚至可能“變本加厲”,我們需要做的事還有很多。
6月28日,四川省寧南縣白鶴灘鎮矮子溝遭受局部特大暴雨,降水引發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造成20人失蹤、20人遇難;8月10日,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長涂鎮沈家坑水庫發生坍塌,洪水伴隨著泥石流席卷下游,造成11人死亡、27人受傷……
慘痛的現實提醒我們,盡管近些年我國不斷加大防洪體系建設力度,大江大河日漸安瀾,但中小河流防洪能力弱、小型水庫病險率高依然是突出隱患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我國需要完成5000多條中小河流重點河段的治理任務,需要治理的河長達6萬多公里。此外,目前全國仍有4萬多座小型水庫不同程度存在病險問題,已完成除險加固的水庫也有相當一部分尚未經過大洪水的考驗。
與此同時,極端天氣帶來的城市內澇問題日益凸顯。當越來越多的大中城市熱衷于建設地面上的高樓大廈時,卻有意無意忽略了深埋地下的城市排水系統、地下管網的同步建設,導致一下雨就“全城看海”,甚至因道路積水、井蓋被沖危及群眾生命。“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”,必須補齊城市排水系統建設這塊短板,提高城市防洪排澇能力,才能真正讓人民安居樂業。
對于公眾來說,提高應對極端天氣的危機意識也迫在眉睫。綜觀近年來的一些極端天氣傷亡案例,有不少是缺少危機意識和防御知識造成的。例如,部分群眾在接到預警信號后依然存在僥幸心理,沒有及時轉移或采取防御措施;一些地方居民侵占河道建房,甚至把房屋建在泄洪區里,一旦危險來臨很難及時撤退。
極端天氣及其帶來的災害事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生命財產安全,容不得半點馬虎和松懈。要把形勢估計得更嚴峻些,把困難估計地更充分些,筑牢防汛抗洪的基石,才能給人民群眾更多的安全保障。